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苦集滅道」是佛法的綱要,它說明了整個人生的次第,在佛法裡叫做「四聖諦」──四種真理。 第一是苦,第二是集,第三是滅,第四是道。
苦,我和人的苦、我和物的苦、我和慾的苦、我和感情的苦種種,苦的類別很多。 「苦」是現在我們正在受的苦。 它的原因在哪裡? 就是集。 苦是果,集是因,這是世間因果。 那麼,如果我們要學習佛法呢? 修「道」是因,證「滅」,證到不生不滅,滅度生老病死,那就是果。 道是因,滅是果,這是出世的因果。
當初佛陀第一次向人間宣布真理,就是講說苦集滅道,也就是佛法的大綱。 無論小乘佛法或大乘佛法,都是從苦集滅道引開來,而有三藏十二部經典。
當初佛陀三轉四聖諦法輪。 什麼叫作「三轉法輪」呢? 第一次轉法輪叫作「示相轉」,第二次轉法輪是「勸修轉」,第三次轉法輪是「作證轉」。 佛陀是偉大的教育家,他說法的巧妙真是妙不可言!
第一次講苦諦。 初轉法輪時,佛陀講說苦集滅道的苦是,「此是苦,逼迫性」。 苦的定義是什麼? 能逼迫身心者是苦。 二轉的時候講的苦是,「此是苦,汝應知」,就是勸修。 第三轉的時候講苦,「此是苦,我已知」,佛陀之所以成佛,是因為我已經知道苦。
第二次講集諦。 初轉時說:「此是集,招感性。」集,能招感善惡一切,如同吸鐵石一般,把好與不好的東西都吸過來了。 我們的第八識就叫作藏識,如同倉庫一樣,無論好的、壞的,統統都把它藏到裡面去了。 業集招感而來,等到將來因緣際會時就受生了。 二轉時說:「此是集,汝應斷。」集是煩惱、是業障,你們應該斷。 三轉時講:「此是集,我已斷。」
第三次講到滅諦。 怎麼三轉呢? 首先是,「此是滅,可證性」,寂滅、真如、涅槃,是可以證悟得道的;第二轉是勸修,「此是滅,汝應證」,這麼美好的世界,美好的境界,你們應該要去證悟;第三轉是,「此是滅,吾已證」,滅了生死、滅了煩惱的世界是什麼,我都已經證得了。
第四次講道諦。 首先說,「此是道,可修性」,道是可以修,可以證的。 所謂「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可以修的;「六波羅蜜」是道,「四攝法」是道,都是可以修的。 第二轉說,「此是道,汝應修」,這個道大家都要修。 道等於火車的軌道,火車在軌道上行走,就不會危險。 道等於國道高速公路,你能依著交通規則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就會很安全。 第三轉說,「此是道,我已修」,這些道,釋迦牟尼佛都已經修過了。
所謂「三轉十二法輪」,佛陀的教育法一點都不帶神奇怪異,其中有程序、有歸類、有法則。
「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這是示相轉;「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這是勸修轉;「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這是作證轉。
學佛能有這樣的認識,能依這樣子的程序,就不會錯了。
我們平常講修行,有苦集滅道、有十二因緣,但是在絕對的真理、般若裡,沒有苦集滅道,沒有十二因緣,真空裡不會有一點雜質。
唐朝的李翱李文公問藥山禪師,「請問禪師,什麼是戒定慧?」藥山禪師說:「我這裡沒有這許多閒家具,我這裡沒有戒定慧。」為什麼? 「因為一有了戒,就要戒除什麼;一有了定,就要安定多少的雜亂、散漫;一有了慧,就要作好多好多的解釋。戒定慧很麻煩,我這裡沒有這許多東西。」他真沒有嗎? 有,有般若。 般若裡面,煩惱不可有,涅槃也不可有。
或許我們會覺得很糊塗,怎麼煩惱要去除,菩提也要去除? 有固然不可以執著,空也不可以執著? 我想起幾句很妙的話,「烏雲可以遮蔽天空,白雲一樣的可以遮蔽天空,煩惱的烏雲可以遮蔽我們的佛性,菩提的白雲一樣可以遮蔽我們的佛性,你以為沒有煩惱,有個菩提就好了嗎?那個菩提也不是真菩提。」我再用兩句話說明,「鐵鍊可以鎖住你,讓你不能自由,金鍊子也可以鎖住你,讓你不能自由。」鐵鍊子可以鎖住你,金鍊子一樣可以鎖住你,煩惱的鐵鍊,無明的鐵鍊子,把我們束縛得緊緊的,那麼菩提的金鍊子就不能把我們束縛起來嗎?
讀到《般若心經》的「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這個「無智」,智是什麼? 智是般若,而空是連般若都不可以講的。 「亦無得」,說有佛果可證、有佛果可得,也不行。 「無智亦無得」,是從否定上來看空,這個不是、那個不是。 其實「無智亦無得」就如人家講的「大智若愚」,不要以為無智就是沒有智慧,無智就是真智,無得才是真得。 我們的智慧是無分別的智慧,我們的得是無得的得,不要以為無智無得不好,無智無得的境界好得不得了。
有一天,眼睛、眉毛、鼻子、嘴巴在開鬥爭大會。
先是眼睛提出抗議,「我們所在的這個人體不公平,我眼睛最有用,如果我不看的話,什麼東西都不能認識,連路在哪裡都不知道。眼睛是靈魂之窗,卻偏要在那個沒有用的眉毛下面,我不服氣!」
鼻子也說了:「不要說你不服氣,我更不服氣,人的身體上,鼻子最有用,我負責呼吸,我一不呼吸,大家就死翹翹了。但是偏偏這麼有用的鼻子擺在下面,沒有用的眉毛擺在上面,我也不服氣!」
嘴巴聽到了以後,鼓起如簧之舌,大聲地叫道:「我才是覺得最不公平、最不服氣的,我負責說話,不說話,你們什麼都不懂;我負責吃飯,不吃飯,大家都活不了,偏偏這麼有用的嘴卻擺在這麼下面!」
就這樣你攻擊來,他攻擊去,最後眉毛實在招架不住了,就說:「各位不要吵,不要叫了,我願意到你們下面來。」
好了! 現在眉毛移到了眼睛的下面。 眼睛一看,「這不像人!」移到鼻子的下面,「又不像人!」再到嘴的下面來,「更不像人!」怎麼辦? 大家議論紛紛:「沒有用的眉毛放在上面才像個人,我們還是請它上去吧!」所以,你看它沒有用,實際上它還是有大用,因為有它在這個地方才像個人。 你以為無用的,它有大用;你以為無得的,無得裡面的世界妙的不得了。
前面提到真空實相裡「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就是無十八界、無十二處;「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就是無十二因緣、無四聖諦。 看起來,《般若心經》是在否定佛法所說的十八界、十二處、十二因緣、四聖諦。 例如《佛遺教經》裡說,佛陀講的四聖諦是不變的真理,「日可令冷,月可令熱」,然而佛說的四諦永遠不變。 但是現在這一個不變的真理,在《般若心經》裡卻不能讓它存在,要無,所謂「無苦集滅道」,唯有「無」才能與真理契合。
無論唯識家講「心」,「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或是般若家講「空」,這個沒有、那個沒有。 它都不是否定現實的存在,也不破壞現實的存在,而是另外建立「有」,說有空、有唯心、有唯識。 它在「有」的上面講「空」,在「無」的裡面講「空」,在有無之間講「空」。
《般若心經》非常重要、關鍵的一句話,叫作「無智亦無得」。 般若不但要無苦集滅道,連般若智、真空都不准說,因為動念即非,一說出來就不是般若了,一說出來就不是禪了。 禪是參悟,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般若的空也是如此,空一旦說出來就不是空了,空是完全實證的境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