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行法師:修到這一步,一線天才會出現

所謂的身心靈不被紅塵轉,是因為沒有住在這上面,但會住在另一面上。就像眾生能放下左手的東西,是因為他右手抓到了另一樣東西。 你想讓他兩隻手什麼都不抓,是做不到的。但是微妙之處就在這中間短暫的一秒,你前一秒一放下,後一秒就會發生。 多少人修煉,都是在修這一秒。祖師們在開始修各種功法時,無論是禪淨密,還是天台教觀,都會經歷一段有為法的修行歷程。

慧根深厚的,這個階段會短一點;資質差一點的,這個階段相對會長一些。有為法可以規範我們的身心。 有為法是粗糙的,所以它針對的是我們粗糙的六根。只有把我們的六根訓練到很精細,細到任何一根都具備了所有六根的功能時,才到了一線天的跟前。有些人的直覺非常準確,是因為他的六根處於非常放鬆的狀態。 但是初修道時,為了放鬆六根,反而要給六根施加壓力。就如同你握緊拳頭後放開手掌,你的拳頭握得越緊,鬆開的時候,手掌就會放得越開。 各個教派運用的方法,其原理都是如此——欲松先緊。在第一階段,我們身體裡面有三股力量在​​參與:一是我們四大形成的一股力量,它是依靠這一世的信息在發揮作用。 二是我們八識心田這個倉庫所儲存的信息力量,也會時常跑出來左右我們。 還有一股力量是來自我們的佛性——本來面目。但很少有人能使用第三股力量,多數人努力修行、學習,都是在滿足第一股和第二股力量的需要。

為了弘法,我們學了很多後天的知識。 如果不會學以致用,反而學得越多,越障礙你打開八識心田裡的智慧。為了弘法,我們的確需要一些知識性的東西來與眾生溝通。 但就靈修而言,知識對我們的幫助並不大,甚至容易產生文字障、所知障。所以,過去的修行人進禪堂都不允許看書,班首師父教你一個簡單的方法,讓你每天就住在這個方法上,通過這個方法把你的前六根捆為一體。如果不給你一個方法,你的六根就會向外捕捉信息,胡思亂想。 通過數年使用這一個方法,你就能輕而易舉地住在這個方法上。這時候,班首師父就會採用第二個方法,讓你不要住在這個方法上,把這個拐杖扔掉。你平時念佛,他不讓你再念佛;你平時觀空,他不允許你再觀空;你平時觀佛像,他不允許你再觀佛像。

就讓你清清淨淨、空空洞洞、明明了了地坐在那裡。 心裡出現什麼,你必須清清楚楚,並看著它,既不要跟隨它,也不要打壓它,更不要大驚小怪。當你開始用第二招時,就會突然出現山窮水盡、柳暗花明的景象。 也只有當你走到第二步時,所謂的一線天才會出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