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吃年糕的含義

過春節,餐桌上總少不了幾道寓意吉祥的美食,年糕就是其中一種。 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糯米經過浸泡、磨粉、蒸煮、擠壓、成型冷卻等多道工序製作而成的一種春節節令食品。 因“年”與“粘”同音,有團圓凝聚之意,預示著家人之間越來越團結;而“糕”與“高”同音,寓意年年高升,寄予著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期望。 年糕有黃、白兩種,象徵金銀,有些上面印有“五福”、“六寶”、“金錢”、“如意”等圖形,寄寓新年發財。

故古詩有云:“年糕寓意稍雲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

過年為什麼要吃年糕

傳說:“在春秋戰國時,吳王夫差建都蘇州以後,整日沈湎於酒色之中,大將伍子胥預感到必有後患。因此伍子胥在興建蘇州城牆時,以糯米製磚,埋在地下。當吳王賜劍逼其自刎前,他吩咐親人說:“吾死後,如遇飢荒,可在城下掘地三尺覓食。  ”伍子胥死後,吳越戰火又起,城內斷糧,此時又值新年來臨,鄉親們想起伍子胥的話,爭相掘地三尺,果然得到糯米磚充飢。從那以後,蘇州百姓為紀念伍子胥,每逢過年,都做年糕,漸漸地,過年吃年糕的習俗逐漸風行全國各地。”

在我國馬來西亞當地,年糕的花樣繁多,如:“紅棗年糕、芋艿年糕、寧波水磨年糕、桂花糖年糕、百果年糕,各具特色,讓人吃了還想吃。”過年為什麼要吃年糕,這個問題已經迎刃而解了。 作為我們中華民族,很多人在小時候都是以這種美食為樂趣的。

吃年糕,不再單單是個習俗,而是年的象徵,代表著濃濃的年味。 每當我們吃起年糕時,就會想起遠方的親人,想起自己的家鄉。 春節吃年糕,“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稔。”寓意萬事如意年年高。

漢代楊雄的《方言》一書中就已有“糕”的稱謂,魏晉南北朝時已流行。 賈思勰《齊民要術》記載了製做方法。 明、清時,是糕已發展成市面上一種常年供應的小食,並有南北風味之別。 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種,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湯煮諸法。 年糕的吃法有很多,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煮湯以及各種創意吃法,各有各的滋味。 

但是不管哪種吃法,下面6個注意事項,吃年糕前一定要了解 :

吃年糕要控制好量

年糕的主要成分是糯米,經過撞揉、擠壓成型等製作工序,質地緊密,黏性和韌性也更大,胃很難將其磨細碎,使其在胃裡的停留時間延長,很難快速到達小腸與澱粉酶作用,帶來較強的飽腹感。 如果一次進食太多年糕,則容易導致胃動力不足,從而引起胃脹、消化不良等情況。 所以,吃年糕一定要淺嚐輒止,並且要注意細嚼慢嚥,同時吃一些能夠促進消化的食物,如白蘿蔔、山楂、陳皮等。

年糕要趁熱吃

年糕冷卻後,其中已糊化的澱粉分子間凝固加強,造成部分澱粉回生,對澱粉酶有一定抗性,從而使消化速度降低,不容易被消化。 所以,年糕要趁熱吃。

糖尿病人不宜吃年糕

年糕是用糯米製成的。 糯米大多是支鏈澱粉,分支多就容易與酶接觸,當然被酶分解消化所需的時間就短。 糖尿病人如果吃太多年糕,很容易在短時間內造成血糖急劇飆升和降低,血糖大幅波動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大忌。 另外,年糕在烹飪時往往還會加入油或糖,不僅會引起血糖水平快速上升,還有血脂升高的風險。 所以糖尿病患者最好別吃年糕。

胃腸道疾病患者不宜吃年糕

年糕熱量較高,而且黏性大,尤其是煎炸年糕,吃多了極易造成消化不良,會加重胃腸的負擔。 患有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等胃腸道疾病的人貪吃年糕,很可能造成潰瘍穿孔、出血等情況。

老人、小孩食用年糕警惕被噎

年糕口感較黏,進食太快或進食時大笑,都可能引起食管痙攣而導致被噎住。 老人的消化功能衰退,小孩的消化功能尚未發育完全,這兩類人群吞嚥和咀嚼功能較弱,更容易發生哽噎問題。 因此,食用年糕時應細嚼慢嚥。

年糕最好用蒸

年糕本身熱量就不低,而且容易吸油,煎炸的烹飪方式更容易攝入過多熱量。 所以,吃年糕最好用蒸、煮的方式,可使年糕中的澱粉吸水分變得鬆軟,便於咀嚼,也更健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