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聲書:《般若心經的生活觀》 星雲法師: 自在最難得 | 無我怎麼能無苦呢?

 目錄

所謂「照見五蘊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 無我怎麼能無苦呢?

舉一個例子,西方國家提倡踢足球,往往一場球賽就有十幾萬人觀看,可謂風靡,甚至瘋狂。 最初,有的人在電視上,看到一個球沒有踢進去,氣得一拳把電視機打壞;有的人看到輸球了,就跳樓自殺。 比賽的時候,觀眾經常是看到贏球了就歡喜,看到自己支持的球隊勝利了就高興。

有這麼一個趣談,歐洲體育之風非常盛行,十幾萬人在足球場觀看足球賽,座位很是擁擠,有一個人邊看球邊抽香菸,一不留神,燙到了鄰座的人的衣服,結果衣服慢慢的燒了起來。  「痛啊!」這個人就想:「不得了!是我的香菸燒到別人了。」趕緊就向鄰座的人道歉:「對不起!我的香菸燒到你的衣服了。」「不要緊!不要緊!回去再買一件。」意思是說,你不要囉嗦了,讓我專心看足球吧! 這是什麼心? 無我的心,在他的心裡只有球,球重要,我不重要,衣服也不重要,回去再買一件就好。

但是沒想到,對話中香菸的菸灰掉落,又延燒到另外一邊,一個小姐的頭髮也燒起來了。  「哎喲!頭髮燒起來了!」這個抽香菸的人趕緊又說:「對不起!對不起!是我的菸引起的。」「沒有關係、沒有關係!燒了不要緊,回去再買一頂就好了。」他連頭髮都不要了,覺得只要再買一頂就好。 這是什麼意思? 無我,他要專心看球。

當然這些人都不是真的照見五蘊皆空,不過,都有相似的無我:衣服燒了不要緊,頭髮燒了也不要緊,不計較、不打架、不吵嘴、不感到苦。 如果沒有無我,這還得了嗎? 他們不就要爭吵,甚至打起架來了嗎?

所以,《般若心經》告訴我們「五蘊皆空」的妙用。

在這個人間,你能有也好、無也好,生也好、死也好,多也好、少也好,大也好、小也好,哪裡都好,如是觀之,那麼你就擁有這美妙的世界,擁有空的世界、空的人生。

我們對於苦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人生是苦」是佛教常講的一句話,而苦有好多種,比方有二苦、三苦、四苦、八苦、無量諸苦。

「二苦」,就是身體上的老、病、死苦,和心理上的貪、瞋、痴苦,也就是身苦和心苦。

另外,還有「三苦」,苦就是我們的感受,有時候我們感受到苦,有時候感受到樂,有時候也有不苦不樂的感受。 總之,無論感受是苦的,是樂的,或是不苦不樂的,以佛法來看統統都是苦。

「苦受」,世間上的老病死、貪瞋痴、怨恨、嫉妒、求不得、愛別離,都是苦的感受。

「苦苦」,人生本來就是苦,再加生活上的苦、感情上的苦、思想上、見解上的苦,就成了「苦苦」,苦中之苦。

有的人覺得很快樂、我年輕貌美,我有錢、有背景,我的家世好、事業好,我一帆風順,我感到人生很快樂。 其實,樂受,在佛教裡面還是苦。 什麼苦?  「壞苦」! 不管你怎麼快樂,這些快樂終有一天會壞。 你說你年輕美貌,年輕美貌會消失;你說你感情美滿,感情也會有壞去的時候。

快樂也會消失,快樂也是苦。

再說「不苦不樂受」。 人家讚美你很有修養、很有道德,你覺得那沒有什麼;活到三十歲死,或是活到一百歲死,你也都無所謂;有得吃很好,沒有得吃也沒關係。 雖然苦和樂都不能動搖你,但是不苦不樂還是苦,什麼苦?  「行苦」! 不管你如何有道德、如何有修養,不管你如何平靜、如何慈悲,諸行無常,歲月不待人,時間是不會饒過你的,你會有變化的,會有無常的苦。

所謂「四苦」就是生、老、病、死苦。  「八苦」是生老病死苦以外,再加上「求不得苦」,慾望不能滿足我們,就會苦;還有「怨憎相會」、「愛別分離」及「五陰熾盛苦」。 五蘊皆空的「五蘊」,又叫五陰。 陰是蓋覆的意思,如同房子的屋頂能遮蔭、大樹能遮蔭。 人,有五個東西會把我們的本性真如遮蔽。 哪五個東西? 就是色、受、想、行、識五蘊。  「蘊」是積聚的意思,色、受、想、行、識五蘊積聚了以後,就會像熾盛的火焰般燃燒,這個「我」也就要受無常之火燃燒了。

我們讀《釋迦傳》的時候看到,佛陀從王宮裡逃出去後,許多大臣們在後面追趕:「不行!你不能出家,你的父王要把王位交給你,你的姨母在那裡叫喊著你的名字,全國人民失去了領袖,都非常哀傷,大家都希望你趕快回去!」

佛陀怎麼說? 他說:「我告訴各位,當房子失火時,如果我已經逃離了這間房子,你還會再叫我進去嗎?我怎麼能這麼傻呢?無常的宮殿、無常的人生燃燒著我,而我已經離開了無常燃燒的火了,怎麼能再回去呢?」

「你不能出家,王位多麼尊榮,國家的財富很多,你可以擁有的權力很大,美女、醇酒很多,快樂是享受不完的,回去吧。」大臣們說。

釋迦牟尼佛回答:「不能!在你們看五欲是很快樂的,但是在我看來,五欲是什麼?等於吃下去的東西,我把它吐出來了,你還要叫我把這個東西吃下去,我是吃不下去的。我已經捨棄五欲的生活,儘管你們說有多少人想念我,但我知道我正是因為有想念、有愛,所以必須去學道。」

人生等於甲、乙兩人從兩個方向走來,在交會點相會一下,然後就各奔西東。 就如俗語所說:「夫妻本為同林鳥,大限來時各自飛。」色、受、想、行、識就像火焰交織般,因緣散了,一段時期的生命就結束了。 所以,人身難得,我們不能對自己的生命馬馬虎虎!

我們要想離開苦,就必須知道苦從哪裡來? 苦的來源找出來,我們才可以脫苦。

苦的來源如下:

1) 我與物

因為我們對於物質的要求不能滿足而產生的苦。 當我和物質不協調,我對物質的慾望不能滿足時,就會產生苦。

2) 我與人

人與人之間不協調而產生的苦。 人和人的關係不能圓滿,若是看到討厭的人就不高興,看到不欣賞的人就不歡喜,就要苦了。

3) 我與身心

與自己的身心不能和合、順利而有的苦。 比方才二十歲、三十歲,腸胃就不好;才五十歲、六十歲,眼睛就看不到,牙齒就咬不動,走路也走不動了等等。 身體的衰老逐漸給人帶來苦。

除了身體上的苦,心裡想不開也會苦。 有時候身體的苦引起了心理的苦,有時候心理的苦也會引起身體的苦,比方說心裡有煩惱,吃不下、睡不著,當然就沒有力氣了,身體也就苦了。 身體有病,不論是腸病、胃病、頭痛、高血壓,為此煩躁、煩惱、憂愁、苦悶,心裡也就苦了。 身心之苦是互相交織的。 當然,我們學佛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能做到心不苦,進而能使身體不苦,這是可以訓練的。

一九五五年,我才二十幾歲,有一次在台灣環島布教,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拜佛拜下去忽然就起不來了。 我心想:以後講經不能站著講,那怎麼辦啊?

後來到醫院,醫生一看就說:「你這是嚴重的關節炎,必須把腿鋸斷才能保全生命,不然關節炎發作會傳染到全身。」大家一聽,替我感到緊張。 這怎麼辦啊? 以後變成個瘸和尚,說法能,走不能了。 不過,我那時候想腿鋸斷也很好,為什麼? 我不必奔忙了,可以安心在家看經、念佛,不是更幸福嗎?

當我這樣想的時候,頓覺人生有很大的力量;當我心裡沒有屈服的時候,也影響到我身體的改變。 我從那時起,再也沒有為這個病痛看過醫生,沒有打過針,更沒有吃過藥;可見心能發揮堅強的力量。

佛光山台北別院的第一任住持慈莊法師,他的父親是宜蘭人,十幾年前我請他到高雄幫忙,他忽然暈倒、吐血,我們找了醫生來看診。 高雄市立醫院院長看了之後,看診包一提就走了,一句話也沒講。

我們趕緊又再換一個醫生來,那個醫生一看便說,「這個人能活著真奇怪,我一生都沒有看過!」為什麼呢?  「他五臟六腑都爛掉了,怎麼還能活著呢?」我說:「有沒有希望?」他說:「沒有希望,不過我們試試看。」

從那時候起,經過了十幾年,慈莊法師的爸爸身體都很好。 五臟六腑爛了,為什麼精神還是很好、生命品質還是很好? 關鍵就在於精神力! 精神力可以帶來身體的健康。 他後來出家,法名慧和。

4) 我與見

有的苦,是從內心的思想、見解錯誤而引起的,因我們對世間錯誤的認識而生起的。 本來沒有這一回事的,就因自己妄想、計較、執著而有錯誤認識。

這個世間人情是非很多,人們常常因為錯看外在的人事關係,而造成誤會,多年的好朋友,為了一句話,一誤會就是幾十年,一誤會,就是吵架收場,不論多少年的感情都不顧。

多年前有一個樂善好施的銀行家,他獨身,沒有家庭,經常資助孤兒院裡的孤兒,其中有一個小女孩,從中學到大學都是這一位銀行家王經理資助他的。

小女孩大學畢業了,有一天,他跟銀行家說:「我要嫁給你!」他說:「不要,我們做善事不是要人家感謝的,我是沒有企圖的。」小姐說:「我知道,我無以回報,我這一生的成就幸福都是你給的,為了感謝你,我自願嫁給你。」就這樣他們兩個人結婚了。

雖然是老夫少妻,不過感情很好。 有一天,這一位銀行家王經理的表弟告訴他:「表哥,你怎麼讓表嫂到外面去工作呢?」

王經理說:「現代的女性應該要服務社會。」

「表哥,不瞞你說,我常看到表嫂跟年輕的男子逛公園、看電影。」

「謝謝,沒有的事。」

他心裡想:「我太太是自願嫁給我的,還會有這個問題嗎?」他心裡一點都沒有罣礙。

又過了幾天,朋友請這個太太吃喜酒,原本夫妻兩人要一起前往,但是先生說:「我今天下班很累不想去,你代表我去就好。」太太說道:「好,你就在家裡休息,我去了。」

這個先生在家裡閒著沒事,翻動著房間裡的東西,後來在太太的枕頭下,發現了一個鏡子,就在拿出來的時候,小鏡子忽然分開成兩面。 鏡子的後面有一張照片,自己的太太摟著一個年輕俊俏的青年。

「你這個不要臉的女人,我的表弟來跟我講,我還不相信,現在真的讓我親眼見到了。」他一氣之下,拿出酒來喝,但是卻愈喝愈煩惱,借酒澆愁愁更愁。

過了一會兒,他太太回來了,一看便道:「人家請我們喝酒你不去,怎麼一個人在家裡喝悶酒呢?」他不開口。 太太說:「你怎麼不講話呢?不要這樣子,時間不早了,休息吧!」

不論他怎麼講,先生都不開口。 太太拿他沒有辦法,「你不睡覺,我就先睡了!」於是他朝床上一坐,拿起了鏡子,小鏡子已經讓先生又架好了,於是他照照自己,說道:「你怎麼不理睬我呢?你看!我這麼漂亮,怎麼不跟我講話,你應該歡喜啊,我們這麼相愛。」

這個先生實在聽不下去了,往前一把就掐住他的脖子,太太大驚,「為什麼?怎麼樣呢?」這個先生拿起鏡子一把捏碎,並把照片取出來給他看,太太看了,嘿嘿地笑起來。 先生更為生氣,「你這種不要臉的賤人,看到如意情人,很歡喜是吧?」一把就將他掐死了。

太太死了以後,他逢人就說新婚不久,太太暴病而亡,就這麼把他埋葬了。

過了半個月,表弟來了,說道:「表哥,我有一件事情很不安心。」表哥說:「什麼事?」表弟說:「表嫂的死是因為我吧?」表哥答:「不是、不是,與你沒有關係。」

表弟說:「我向表哥懺悔,表嫂人很好,我之所跟你講那些話,是我想要害他的。因為他太漂亮了,我在追求他,而他卻不睬我,所以我故意在你的面前陷害他。但是我心裡一直不安,是不是因為這樣子,所以你把他害死了?」

他說:「不是啦,你不要多心,和你一點關係都沒有。」先生一點也不懊悔。

有一天,郵差送來一封信,是寄給他太太的,他想,太太都死了,怎麼會有來信? 打開一看,信上這樣寫:「梅,高中女校畢業以後,分別已經五年了,我現在已經是兩個小孩的媽媽了,聽說你大學畢業也結婚了。你記得嗎?我們在畢業的晚會上,演了一齣話劇,我演男子,你演小姐,之後我就把當時拍的照片,鑲在鏡子後面送給你,你還保存著嗎?我原本預備十年以後才告訴你,讓我們回味青年時期的歡喜,感受人生的快樂。但是人生過得太快了,五年變化這麼大,假如你還留有那個小鏡子,請你打開來看,那裡面有一張照片。」

這位先生一看,「天啊,我做了什麼!」這就是錯誤認識的後果。

誤會有時會造成大不幸,所以人與人之間要相互體諒,相互了解,不要以自己的情緒去決定事情,不要以自己錯誤的認識貿然決定,造成終身的遺憾。

5) 我與自然

苦從哪裡來? 有的是從自然界的災難,譬如地震、風災、水災而來。 自然界加之於我們的苦,有時候是我們無法抗拒的。 天長地久有時盡,痛苦綿綿無盡期。 或許有人說:何必把人生講得這麼可怕呢? 我們還是感到很好啊! 我以為,是很好,但是這個好、這個快樂卻是短暫的。

佛經裡有這麼一則故事:

有一個旅人行走在曠野中,忽然間,大象、老虎在後面追趕。 這個人不斷地奔跑,卻始終沒有地方躲藏。 最後,他看到了一口大井,心想:「到井裡面去就可以藏身了。」跳下井裡後,「唉呀!井底有四條毒蛇,這下子不得了,怎麼辦呢?」正好有一根樹藤從井口往下垂吊,於是他抓著這根藤,往下爬,但是上不能上,下不能下,令他非常恐慌。 這時候來了五隻蜜蜂,嗡、嗡、嗡,滴下了五滴蜜,正好就滴到他的口裡,甘甜的味道,讓他忘記了危險的痛苦。

這故事意味著什麼呢? 旅行的人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曠野就是人生;大象、老虎就是來奪取我們生命的「無常」;深井就是生死;四條毒蛇就是四大五蘊;樹藤就是我們的生命線,我們無時無刻不緊緊的掌握住我們的生命線;五滴蜜就是五欲,財、色、名、食、睡。 我們的人生就像吊在井裡,攀著一條生命線,享受著五滴蜂蜜,暫時忘記危險的旅人。

這樣的人生,你說怎麼不苦呢?

總之,苦從哪裡來? 從五蘊來,從我來,因為有我才有苦。 既然我們知道苦的原因,是因為有我,那麼,就要照見五蘊皆空,要無我才能離苦。

怎麼樣除苦? 科學的發達,能解脫人一部分的痛苦;醫學發達,能給人類延年益壽;經濟發展,改善大家的生活;政治清明,人人路不拾遺,家家夜不閉戶,大家無憂無慮。 然而科學、醫藥、經濟、政治雖能解決我們人生一部分的苦,卻不能解決我們根本上的苦,不能解決人的煩惱、不滿足、憂慮、生死。 那麼要怎麼樣才能真正解決痛苦呢?

用般若智慧增加自己的力量。 增加見解上的力量、思想上的力量、心理上的力量、感情上的力量;有力量就能面對人間,就能無憂無慮。

有人說,信佛教要死,不信佛教也要死;不信佛教有煩惱痛苦,信佛教還是有煩惱痛苦,那何必要信佛教呢? 還是要信仰佛教,因為信佛教是增加自己的力量,力量增大了,雖有生死,但無懼於生死;雖有痛苦,但無懼於痛苦。

我們看到,有些人沒有宗教信仰,稍微有一點風吹草動,稍微有一點挫折,就覺得不得了了,無法應付,無力支持,最後自暴自棄,或消極自殺。 假如能有個宗教信仰,有了力量,就覺得一次失敗沒關係,還有再來的機會;做錯了事、生活潦倒了,沒有關係,我還是能應付,因為我有修養,我有信仰。 信仰就是力量,信仰會增加力量,不過這種力量也不是憑自己的血氣方剛、匹夫之勇,那是支持不久的。

人要有般若的智慧,才能消滅痛苦的根源。 痛苦的根源從慾望而來,只要我把雜染的慾望降到最低,就不苦了;痛苦的根源是從愚癡、邪知、邪見、執著、愚昧來的,那麼我不去執著它,就不苦了。 我能有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般若智慧,明白身體是因緣和合的皮囊,不在妄想、顛倒、自私、執著上花工夫,就不苦了。

既已點燃般若的火炬,照亮了朗朗乾坤,照亮了人生,那麼生死何所懼? 照見五蘊皆空,也就能度一切苦厄了。

人生在世,再多錢,良田萬頃,日食幾何? 華廈千間,夜眠八尺,再多錢究竟能用多少? 可是往往人不怕錢多,有了一千,就想要一萬;有了一萬,就想要十萬。 這個世間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往往愈是沒有錢的人愈歡喜布施,愈是有錢的人愈貪心,當然也不是每一個人都如此。 為什麼說有錢的人貪心呢? 因為多還想要再更多。

有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長,收入很高,每天財源滾滾而來,取用不完。 但是一回到家,總覺得不如意,心靈很空虛,看電視就煩躁,聽電話就討厭,雖住在華屋高樓裡,卻像是活在地獄一般的痛苦。 甚至有時候夫妻倆吵架,兒女驕縱不聽話,更是令他煩惱不已。

我們經常看到有的人,治國有辦法,治家卻沒有辦法;例如好多的將相大臣,統理國家很有辦法,回家卻沒辦法。 甚至治家有辦法,治自己的心就沒辦法了。 我們這顆心很麻煩,所謂「擒山中之賊易,捉心中之賊難」,心好像盜賊,很難降伏。  《金剛經》裡也說:「如何降伏其心?」可見心不容易降伏。

有一次,正當這位董事長心裡煩悶,覺得很不開心時,來了一個朋友,他說:「你今天怎麼又不高興,又起煩惱了呢?」董事長說:「氣人!氣人!」朋友問:「什麼氣人?」

「你看樓下住在違章建築裡的那一對夫妻,天天都可以聽到他們在彈琴唱歌,甚至快樂的跳舞,而我們雖家財萬貫,回到家裡卻覺得苦悶不已。」

「原來你是因為這樣而生氣?那麼你把一點『苦』送給他們好了。」

董事長說:「苦還可以送人啊?」朋友答:「當然可以送給人。」

「怎麼送法?」「你拿二十萬元給他們。」

「那是什麼意思?」「你照我的話做就對了!」

「好,送二十萬去。」

貧窮的小夫妻收到這二十萬元,歡喜得不得了。 但自此之後,每天到了晚上,他們就心生煩惱:「我們這二十萬元怎麼辦呢?放到抽屜裡?不行,抽屜沒有鎖,小偷一來就偷去了;放在床下面,不安全,萬一我們睡著之後,小偷一摸就摸走了。」放這裡也不安心,放那裡也覺得不安全,兩個人就在那裡商量、討論,討論、商量,天都已經亮了,一整夜都沒有睡覺。

這時候,丈夫警覺:「糟糕!我們上當了。」「上了什麼當?」

「上了富人的當,他把煩惱痛苦丟給我們了。我們本來很快樂的,但是自從他給了我們二十萬元以後,都沒辦法好好睡覺,還是把這煩惱痛苦的二十萬還給他,我們不要了!」

所謂「安貧樂道」,貧窮不一定是苦的,貧窮也有快樂,而富有不一定快樂,富有裡面的痛苦更多。 人之所以會苦,與我們的慾望、我們的境遇、我們的情執、我們的人際、我們的環境都有關係。 如何把許多關係處理得好,要把自己的心治好,用般若的智慧照見我空,照出內在的真心。 只要安住在平等的真心裡,儘管人間有種種營求、萬般波濤,你也能「度一切苦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