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聲書:刘丰老師|生命•覺者(二) :精彩對話

目錄

梁冬:

大家好,歡迎收看《生命·覺者》這個節目,我是梁冬,梁某人。

如果在若干期節目之前,你已經開始看我們這個節目的話,你可能會理解一個觀念:你的世界決定了你的世界觀,但同時你的世界觀也決定了你所看到的世界。

如果世界觀反過來作用於我們所看到的世界,你就能理解中醫和西醫因為有不同的世界觀,他們看見了一個人的不同的身體。

刘丰老師也試圖用他的觀念,刘丰老師和我們分享他對中醫的看法。 不過在此,我必須要向您提醒,刘丰老師關於中醫的看法,也未必獲得了來自於中醫界本身的全部的認同。

這個世界很可能就是由每個人自己的網絡世界看出去的角度來決定它真實的面貌的,可能並不存在一個所謂完全客觀獨立的世界。

話雖如此,我們仍然要有請刘老師和我們一起來分享他對於中醫的看法,“我不一定完全認同你的說法,但是我捍衛你發言的權利”。

刘丰老師:

高維科學生命觀的具體體現,就是中醫的影子。

為什麼中醫是打開傳統科學大門一把鑰匙? 因為中醫既有實踐,又有理論,它能夠把高維和三維在這個點上融合起來。

中醫系統大量地用到了高維智慧、高維實踐,但如果我們用三維的實踐方法去解讀它,就會很困難。

中醫是把整個宇宙能量當成一個綜合系統,它是按照五行的五種能量特徵分佈來進行綜合平衡。

所以最終的平衡,它是不帶副作用的。 它是以整個能量平衡成一個平衡的像,而達到一種健康的調治。

實際在更大的宇宙空間裡面,中醫具有更完整的科學屬性。 我們從以下幾個點來說:

第一,我們看到的這些存在,都是能量相對平衡的,我們才能看到它的像。 所以存在是能量相對平衡。

那疾病是什麼呢? 不自然的能量平衡。 它呈現的是不自然能量平衡,它也是一種存在,它有病灶,它也是一種能看到的現象。

中醫治療就是把這個不自然的能量平衡打破,讓它恢復到自然的能量平衡。 而西醫是對治症狀,是以你這個症狀作為一種不自然的能量平衡,它以症狀作為對治目標。

如果這個症狀是個正弦能量特徵的,它的對治就是用一個反正弦波。 兩個波一相遇就抵消,抵消以後,症狀就沒有了。 但是這個反正弦能量波,也是不自然的能量平衡,它的其它部分產生的是副作用。

所以它給你一種藥的時候,它一定會告訴你這種藥會帶來什麼副作用,因為它太明顯了,它對治的是症狀。 中醫不是。

天上的星,是高維能量成三維像的焦點。 實際還有一種焦點,就是我們的穴位。  (高維能量成)身體像的焦點,就是穴位。 同一類能量焦點的連線,其實就是經絡。

經絡跟星空是對應的,所以有的星座跟經絡是對應的。 有一本書叫《內證觀察筆記》,這就是我們老祖宗天人合一的邏輯,也是宇宙全息的一種描述。

那這個是怎麼處理呢? 這就是在焦點平面上做頻譜處理。 就像我在這個焦平面上放上光圈一樣,我可以加大或者縮小某一個光通過的量,來調製成像的平衡。

就相當於在頻譜面上,做像的質量的處理。 它比我們在像上做這個能量平衡更合理,這就是中醫在經絡上治療的一種方式。

中醫還有一種更深層的方式——在時空上做處理。 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第四維的能量分佈,它也符合五行能量分佈。 每一個時段,它也是按照五行能量分佈的特徵在運化的。

所以有一個概念叫子午流注,就是我對治我身上的一種症狀,心肝脾胃腎的這五行能量的分佈,我對治任何一個位置,它一定跟時空點是相關聯的。

在某一個時空,在某一個時間點上治療,它可以事半功倍。 時間把握不對的話,它可能不但治不好,還會把病搞得更麻煩,這就是子午流注的特點。

另外中醫還有一個精妙的地方,它把縱向能量分佈跟橫向能量分佈的焦點這一刻找到。 就像我這個手投影在平面上的時候,三維的手投影在平面上,我從二維空間,從大拇指到小拇指這個像,我走到食指才知道食指這兒,走到中指才知道中指這兒。 可是我從三維空間去看的時候,我同時就知道了這個路徑。

同樣,高維能量跟三維能量投影成我們人這個像,從初始那一刻,也就是出生那一刻,就是所謂我們的八字,就能知道這個人這一輩子什麼時候得什麼病,什麼時候遇到什麼人,甚至遇到什麼事兒。

這是它從更高的維度,就能看到這個人一生的能量分佈關係,這是我們老祖宗干支哲學。

所以很多中醫看病,先問一個八字,他通過這個八字,他就知道你在這個年齡,這個時間點大概該得什麼病了。 這是中醫理論裡面另外一層。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當把這些東西連接起來,它是跟高維能量相關的。

所以中醫有三個層次,中醫中的“下醫”是只會用三維物質世界的方法治病的,它現在根本比不過西醫,因為在三維空間和物質空間,西醫對物質世界窮盡的研究,它的範疇,比現在中醫所能涉及的範疇要廣多了。

中醫發生的那一段時間,整個物質世界還沒有現在這麼豐盛,所以它沒有辦法像西醫這樣在現像上的有效,但是這是中醫中的“下醫”。

中醫中的“中醫”是超越三維的,它可以用高維能量的時空關係,來解決三維問題。 這些人一定是修煉的人,他一定能夠把中醫的傳統理論裡面跟高維空間連接的干支哲學、子午流注等等活性的地用到現實當下。

中醫中還有“上醫”,“上醫”是什麼? 他是對整個宇宙能量分佈,宇宙時空關係的整體性他能感受。 所以“上醫”是醫國的,是醫人的, “下醫”才是醫病的。

從這個格局上來看,其實中醫並不應該,不需要在治病的這個層面去跟西醫拼。

所以我剛才講到的這個框架,實際是我們現在人類所有智慧系統的一個系統集成理論,中醫其實缺的就是系統集成。

我們如果真正把它系統集成起來的時候,我們中醫的所有的,不管它是在“上醫”、“中醫”還是“下醫”,各個層面都可以連接起來,都可以在一個語境上跟全世界的人溝通。

中醫的精髓,完全是在人的修煉跟高維實現連接的。 你不會高維實踐,你想當一個真正的好中醫是不可能的事情。 你只是按照西醫的實踐在知識傳授的方式學到的中醫,叫不叫中醫呢? 我們權且叫它西式中醫。 就是它的維度,在這個層次上學出來的中醫,它是超越不了西醫的。

中醫本身實際上可以讓人不得病,讓人活得健康。 因為它可以在得病之前,就讓人生活的狀態有所調整。

那西醫的局限性在哪兒呢? 西醫是從三維為主,以現代科學的邏輯思維為主,從三維往上發展。 中醫是從N維往下發展,它是從天人合一往下發展的。

梁冬:

當我們在討論這一些宇宙哲學,身體等等這些話題的時候,我會不期然地想到很多市面上的各種大師。

我在採訪這些不同老師的時候,我的內在世界觀是有一些矛盾的。 我不知道我之前所受到的教育,和現在面臨他們這麼大的不同,我該如何去協調。

後來我碰見了崔永元,崔永元老師有一個觀點特別好,他說他年輕的時候,曾經有一度特別痛恨各種大師,然後他跟司馬南一塊兒去打假,也發現中國的確有很多人是或有或無的騙子。

但是後來他的世界觀慢慢又改變了,因為他發現有很多東西他也不能完全解釋。 再面對有些事情時,他不會馬上給出一個對或者是不對的判斷,他會等一等,看一看。

因為當你抱著一種等待和觀察的態度時,或許你就不會那麼快地生出一種東西,這種東西就叫傲慢心和嗔恨心。

所以一件事情是對還是錯,真的很難以我們現有的智商去判斷。 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說,最好的一種世界觀,就是延遲判斷。 或許某一天你就懂了,就知道他原來說的是這個意思,就知道他說的那句話可能是不充分、不全面的。

態度有時候比我們對這個事情的判斷要顯得更加重要,因為這種開放的態度背後,代表著我們對未知世界的敬畏。

有了這種敬畏,你的傲慢心慢慢地就會化解。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