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基础:四念处

 目录

四念处,即分別是:

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

身念处

身念处指的是实观察身体或任何身体过程。受念处指的是觀察感受,分別有三种受:乐受、苦受和舍受。当乐受、苦受或舍受生起时,禅修者必须如实观察。有些禅修者认为苦受是不愉快的,因此不用观察它。这是不对的。要非常专注地、如实地观察所有的感受。如果不观察乐受或苦受,肯定会执著乐受或排斥苦受。如果喜欢一种特别的感受,就执著这种感受。该执著是缘于受而产生的。在此情况下,乐受是因,执著是果。

如果禅修者勇猛精进、坚持不懈地修行,他的定力会变得又深又强。当禅修者的定力变得又深又强时,他会感到快乐,体验到喜,因为在此刻,他的心远离所有的烦恼,如贪、嗔、痴、慢等。稳步修行的禅修者已达到很好的内观阶段,此时禅修的心是平静、轻安、宁静的。如果禅修者喜欢这种境界,满足于他的体验,就会执着这种境界,因此不能证得到更高的观智。在第四观智的第一阶段,禅修者可以获得这种体验。

在此关头,禅修者应只是观察他在此阶段获得的体验。不管禅修者在这个阶段体验到什么,只要他非常专注、有精神地观察他的体验,就不会造成执着这些体验。当禅修者专注地、持续地观察体验时,快乐、轻安、宁静不会很明显的在他的心中显现。此刻他所认识到的只是感受的生起和消失。然后另一种感受生起,消失。他没有区别是苦受还是乐受,因此,他不再执著他的体验。只有这时他才能超越此阶段的观智,证得更高的观智。

如果禅修者很有正念地行禅

观察每步的六个步骤:提、抬、推、落、触和压,定力就会很好,又深又强,觉察不到脚的形状,也觉察不到身体的形状,只是知道脚的移动。脚的移动也感到很轻,感觉像在空中行走,身体被举到了空中。在这个阶段,他体验到极佳的禅修经验。如果他没有正念地观察这些经验,他会喜欢这些体验,并想要有更多这样的体验。对他的修行感到非常满意,他会认为这就是涅槃(所有痛苦的止息),因为这是他曾经有过的最好的体验。

所有这些的发生是因为他没有观察愉快的体验,因此,就执著这些体验。这种执著的生起是缘于对好体验的愉悦感受。

如果禅修者喜欢这种对好体验的愉悦感受,而没有观察,他一定会执着这些体验。所以,他应该观察、觉知在这个阶段所经历的任何体验。不得分析、思维,而只是如实地觉知体验。为了认识心理过程或心理状态的体验是无常的,他必须这么做。只要他观察体验,他发现这些体验不是永恒的。

当观察的心变得稳定、持续、有力时,就透视到他的体验即心理状态的本质。心开始认识到这种体验已经消失了。只要有体验生起,心观察它,体验就消失。于是,禅修者得出结论:乐受和体验是无常的,因为他已通过对法的亲身体验了解到无常的性质。

这里,法指身心过程。由于他认识到乐受和好体验是无常的,就不会执著乐受和好体验。当禅修者正确了解好的心理状态或好体验的真实本质,就不会再生起执著。

因果链

当没有贪爱生起时,执取就不会生起。当没有执取生起时,就不会有任何善或不善的身业、口业或意业。这种由执取所造成的行为称为业。这些业可能是善的或不善的。有善的身业和不善的身业;有善的口业和不善的口业;有善的意业和不善的意业。这些行或业是缘于执取而产生的,而执取又是执著任何乐受或苦受的结果。

当作任何身业、口业和意业时,它便成为因。这个因有可能在今生或来世结果。因此,由于善行或不善行,一个众生又再次出生。这些行是由执取造成的,而执取的原因又是贪。贪又缘于受。就这样,由于没有观察乐受只是体验的一部分,众生又在来世出生,经受各种痛苦。

因此,如果禅修者认为不应该观察受,那么他将一直绕着缘起之链无休止地转下去。他将轮回到下一世,受许多苦。这就是为什么佛陀教我们要观任何的受,无论是乐受、苦受或舍受。

受念处

通常在开始禅修时,禅修者会体验到身体的苦受和心的苦受。这里,我们需要再次解释两种受:身受和心受。如果感受是缘于身体过程而产生的,称为身受。如果感受是缘于心理过程而产生的,称为心受。实际上,每个感受都是心理过程,不是身体过程。但是,有时感受是缘于不舒服的身体过程而产生的。当禅修者感觉身体不舒服时,苦受就生起了,这种苦受称为身受,因为它是缘于身体过程而产生的。

刚开始禅修时,通常禅修者大多数的体验是身心的苦受。但是,不管他体验到什么受,他必须非常专注、有精神地、准确地观察受,以便能了解受的真实本质。禅修者必须充分了解受的自性和共性,这样就不会执著或排斥受。这就是观受。每当有感受生起时,禅修者必须如实地观察。

对禅修者而言,害怕在禅修时体验到身体的苦受是很自然的,然而我们不应该害怕痛。当痛生起时,禅修者应该了解痛是自然的过程。当禅修者精进不懈地观察痛时,就能了解痛的本质。深入观察痛的本质,可以使禅修者获得更高的观智。最后,他会由于痛而证悟。

心念处

第三个念处是心念处,意思是观察心和与其同时生起的心所。根据《阿毗达摩》,每个心由心识和心所构成。这里,心所指心的随从。心识从未单独生起,心识与其随从同时生起。心念处是指观心识和其心所。总之,任何心识和心所生起时,必须提起正念,如实地观察。这就是观心。

心理状态也许不错,情绪也许很好。但不管怎样,必须如实地观察它。因此,当心有贪时,要如实地观察。当有生气的心生起时,要观生气的心。根据《大念处经》,可以将生气的心标记为“生气”。当正念很强时,生气会消失。于是,禅修者认识到生气不是永恒的,它生起又消失。通过观察生气,禅修者可以获得两项利益:

1) 克服生气

2) 认识生气的真实本质(生气的生灭或无常性)。

生气是心理状态之一,如果禅修者以正念观察生气,就能达到苦的止息。观察各种妄想非常重要,如想、计划、想象。观察妄想不是为了要使妄想消失,而是为了认识它们的自性和共性。当在妄想生起的瞬间观察妄想时,妄想就消失了,定力就会变得很深。

法念处

第四个念处是法念处。有些巴利文学者将“法”解释为心的目标。这里,法包括多种身心过程。第一类是五盖,即:

1) 贪:指感官欲望,对可见的物体(色)、声、香、味和有形物体的欲望所带来的烦恼。

2) 嗔:指生气或厌恶所产生的烦恼。

3) 痴:是指無明,明白無明所产生带来的烦恼;無明转化为菩提即是智慧。

4) 慢:傲慢、不尊敬、不服输所带来的烦恼,忏悔过去所犯了身口意的罪业,悔过从此不再犯此过错。

5) 意:想法、思想所带来的烦恼,明白所有的起心动念都是无常。有生自有灭,自然就不会动摇。

只要心中有烦恼,禅修者就无法认识身心过程。只有当心很好地专注于禅修目标(心理过程或身体过程)时,心才能从所有烦恼和五盖中解脱出来。心变得清晰、有穿透力,足以如实地透视到身心过程的真实本质。因此,禅修者在任何时候要觉察在心中時時刻刻的起心動念。

例如:“当禅修者听到外面传来悦耳的歌声或聲音时,如果不观察,就有想听这首歌和外界傳來的聲音的欲望,陶醉在声音当中。这种欲望是感官欲望。因此,当听到任何悦耳的声音时,要观“听到、听到、聽到”。”

但是,如果禅修者的正念不够强,还是会被歌声或外來的聲音吸引。如果他知道想听聲音的欲望会导致不愉快的事件或事故发生,或成为禅修进步的障碍,他会观这个欲望,标记“消除心中的欲望”,直到这种欲望被强大的正念所驱散。当正念变得持续而强大时,这种欲望会消失。欲望之所以会消失,是因为禅修者非常专注、有精神地观察它。

当禅修者如实地观察或觉知他的感官欲望,并在心里默念:“消除心中的欲望时”,他就严格遵循了佛陀在《大念处经》里的教导。这种方式的观察就是“法念处”,或观心的目标,即观察五盖。

四念处,即是:

1) 身念处,即观身体或身体现象

2) 受念处,即观受

3) 心念处,即观心及其心所

4) 法念处,即观法或心的目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