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
我們的心每天住在哪裡?
現代生活包羅萬象,許多人不斷切換生活的角色和頻道,執著於「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每天患得患失,不是喜歡各種美色,就是執取各種聲音,各種味道,以假為真,以無為有,以穢為淨。 被自己的、別人的各種妄念,生活的、世界的各種假相迷惑,產生顛倒夢想。 我們每個人雖然都只有一個「肉團心」,但是有情眾生生活在「妄念」裡,心住在「五欲六塵」裡。
心若有住就不安全、不穩定,色聲香味觸法都會變,聲音說了就沒有了,都不是你的。 如果不入、不住、超越,要住在哪裡? 住於「般若」,這是另外一個超越的世界。 甚至在那一個世界裡,你一樣可以在色聲香味觸法裡感到自在,因為人在世間要生活,有家庭、有兒女,一樣可以有大修行,就如維摩詰居士「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
佛陀不是成佛了就不吃飯,成佛了就不要世界,他一樣要過世間的生活。 佛陀一樣會生氣,也會罵人,不過他生氣、罵人跟一般人是不一樣的。 如佛陀常訓誡弟子「不知苦惱、愚癡、非人」,我認為這就是罵人,但罵得很藝術、不刻薄。 我們一生氣,情緒就有很大的波動,佛陀生氣是不住在情緒裡的。 例如佛陀教訓羅睺羅,看起來很嚴肅,卻是出於度化,所以說不住在情緒裡,不受情緒擺布。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佛陀透過恆河的沙數,比喻眾生的心不可計量,因為,佛眼可攝一切眼,在諸佛世界中的一切眾生,所有種種不同的心,佛也是完全知曉的。 為什麼呢?
《大乘起信論》說「一心開二門」,眾生與佛本具同一心性,但因為無明妄動,而有生住異滅、迷悟染淨的相狀;因此,「一心開二門」:一是真如心,另一則是妄念心、生滅心、無明的心。
眾生與佛,本來無異。 眾生心就是佛心,眾生本有佛性,與佛原來無二無別,所以如來能悉知眾生心性。 但是,眾生被六塵所蒙蔽,生出種種虛妄心念,忘失寂然不動的真心,執著在妄想之中,就無法證悟「實相」;而佛不為業轉,了悟真心。 佛知眾生為同體,因同體而起滅度無量眾生的大悲,是以「同體大悲」。
佛眼攝一切眼,就是所謂的「一體同觀」,就是「萬法歸一,更無異觀」。 佛以一眼攝五眼,一沙攝恆河沙,一世界攝多世界,一心攝眾生心。
五眼並不是說一個人長五個眼睛來看東西,而是同一個眼睛,就他所能看見的意義來說,有這五種不同的境界。 這五眼就是:
一、肉眼:世人皆具,受到種種障礙而不通達。
二、天眼:天人所具,人中修禪定可得。 內外、晝夜皆能得見,仍有理障。
三、慧眼:為二乘聖賢照見平等法界空無相的智慧,但因所知障故,有智無悲,雖勝天眼,猶不及法眼能悲智並用。
四、法眼:菩薩所具,為適應機緣,度化眾生,照見一切世出世法,差別相,以及眾生心藪,前因後果,如幻緣起的智慧。
五、佛眼:佛陀照見諸法實相,圓具前四眼,而超勝四眼者。
佛陀和凡夫沒有不同,眾生和佛平等,如來雖具五眼,卻也不捨離眾生皆具的肉眼。 凡夫,也能五眼具備,只是凡夫有所知障,各以己見為是,各有所執,便不能徹見一切,而侷促於自己的偏見。
《華嚴經‧普賢三昧品第三》說,如來的心「離諸諂誑心清淨,常樂慈悲性歡喜」。 凡夫的心原與如來無二致,只要懂得化慳心為捨心,化瞋心為喜心,化貪心為施心,化殺心為慈心,自然解冤消愁,不再於刀口上舔蜜,貪求世間五欲的滋味。 改變外在的環境,不如改變我們內在的心境。 就如一池落花,兩樣心情。 有人憐惜好花飄零,有人卻喜歡花果將熟。
傅大士有一偈說:「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唯觀俗,慧眼直緣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圓明法界內,無處不含容。」
佛陀所證悟的法界真如,等同虛空,既無分別心識,則彼此一如,人我同等,眾生皆是其心內之眾生,當然皆能悉知。 無分別心,就好像一面大圓鏡,物來即映,了無遮礙,洞然明白。
對諸法產生虛妄的分別心,就是住相,《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能不住相,就不為妄境所動;不為妄境所動,則不生不滅,如此清淨本然之體可以顯現。
過去、現在、未來「三心不可得」的「無念境界」是不執著,不執著,生命才能往前進,不會像陀螺一樣在原地踏步。 我們的心不住在「六塵」,而且,不住內,也不住外,才能來去自由。 所以我們要能夠:
一、不追憶過去:現在的生活若比過去好,通常,就不會執著於「當年勇」。 「白頭宮女話當年」,人老了,感到自己失去了青春,年邁了,時不我與,才會沉緬在過去,回憶當年如數家珍,所以不要追憶過去。
二、不貪著現在:現在生活中的慾念交逐,人我是非,只要斤斤計較,就會患得患失,一旦開始計較,就不能免除分別心。
三、不幻想未來:生滅無常。 未來還沒有到,計畫總是趕不上無常的變化,因為每個當下都是因緣和合而成,誰也沒有辦法保證對未來的預測。
如果能不追憶過去,就是「修定」;不貪著現在,就是「持戒」;不幻想未來,就是「修慧」,三心不可得的「無念境界」正是對「戒、定、慧」的修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