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法:
1) 光面菇用涼水泡軟、切片備用,速凍雜豆用水泡軟、化凍
2) 紅莧菜洗淨備用
3) 五色豆提前一晚洗淨、用涼水泡發,泡發的五色豆水不要倒掉留著備用
4)) 將米洗淨後放入內鍋
5) 加入紅莧菜、光面菇、五色豆、五色豆水和雜豆
6) 調入Maggi 齋高湯,往內鍋加水,加至2杯(煮飯)水位線
7) 選擇「煮飯」模式即可。
莧菜為莧科一年生草木植物莧的莖葉,其嫩苗和嫩莖葉可食用。 學名就叫“莧菜紅”。 植株半直立,株高28厘米,葉片葉緣為綠色,內部為鮮紅色,心臟形,葉面微皺,葉柄青綠色,根莖紅色,收穫葉片9片左右,單株重15克左右。 耐熱性較強,古代產於中國和印度。 莧菜按其葉片的不同顏色,又可分為綠莧、紅莧(赤莧)、紫莧、花莧等。
莧菜的維生素C含量高居綠色蔬菜第一位,它富含鈣、磷、鐵等營養物質,而且不含草酸,所含鈣、鐵進入人體後很容易被吸收利用,還能促進兒童牙齒和骨骼的生長發育。 如果按照「人常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的說法,莧菜理應歸屬「菜根」一類。 過去認為,吃菜根,一可以食貧,二可以習苦,對於現代人富貴病增多的情況來說,莧菜是最適當的保健食物了。 它還富含鐵,適合於貧血患者。 莧菜含的蛋白質比牛奶更能充分被人體吸收,所含胡蘿蔔素比茄果類高2倍以上。 其鐵的含量是菠菜的1倍,鈣的含量則為3倍,屬鮮蔬菜中之最。 紅莧藥性更好,民間一向視莧菜為補血佳菜,對孕婦、產婦、兒童預防貧血有一定作用。
紫紅莧菜
每百克紫紅莧菜中含水分88.8克、熱量31千卡、能量130千焦、蛋白質2.8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5.9克、膳食纖維1.8克、灰份2.1克、維生素A248毫克、胡蘿蔔素1490毫克、硫胺素0.03微克、核黃素0.1毫克、尼克酸0.6毫克、維生素C30毫克、維生素E1.54毫克、a―E0.88、(β―γ)―E0.66、鈣178毫克、磷63毫克、鉀340毫克、鈉42.3毫克、鎂38毫克、鐵2.9毫克、鋅0.7毫克、硒0.09微克、銅0.07毫克、錳0.35毫克。
綠莧菜
每百克綠莧菜中含水分90.2克、熱量25千卡、能量105千焦、蛋白質2.8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5克、膳食纖維2.2克、灰份1.7克、維生素A352毫克、胡蘿蔔素2110毫克、硫胺素0.03微克、核黃素0.12毫克、尼克酸0.8毫克、維生素C47毫克、維生素E(T)0.36毫克、a―E0.15、(β―γ)―E0.14、δ―E 0.07、鈣187毫克、磷59毫克、鉀207毫克、鈉32.4毫克、鎂119毫克、鐵5.4毫克、鋅0.8毫克、硒0.52微克、銅0.13毫克、錳0.78毫克、異亮氨酸156毫克、亮氨酸263毫克、賴氨酸193毫克、含硫氨基酸(T)40毫克、胱氨酸40毫克、芳香族氨基酸(T)327毫克、苯丙氨酸182毫克、酪氨酸145毫克、蘇氨酸123毫克、色氨酸35毫克、纈氨酸228毫克、精氨酸172毫克、組氨酸63毫克、丙氨酸186毫克、天冬氨酸305毫克、谷氨酸347毫克、甘氨酸175毫克、脯氨酸121毫克、 絲氨酸123毫克。
中醫認為
莧菜味甘,性涼。 歸大腸、小腸經。 具有清熱解毒,除濕止痢,通利二便,利竅止血等功效。 適用於痢疾、腸炎、大便澀滯、便秘、淋證、麻疹不透、漆瘡瘙癢,暑熱等病症。 莧菜入藥,最早見於《神農本草經》,並列為上品。 《食療本草》說它能「補氣除熱,通九竅。」《唐本草》載「赤莧,主赤痢,又主射工沙蝨。」《滇南本草》說它能「治大小便不通,化蟲去寒熱,能通血脈,逐瘀血。」《本草圖經》記「紫莧,主氣痢;赤莧,主血痢。」《本草綱目》記載莧有六種:「六莧,並利大小腸,治初痢滑胎。」所謂六莧,即赤莧、白莧、人莧、紫莧、五色莧、馬齒莧。
營養功效:
1) 促進發育
莧菜葉富含易被人體吸收的鈣質,對牙齒和骨骼的生長可起到促進作用,對小兒生長發育及骨折的癒合,具有促進作用。
2) 促進造血功能
莧菜能維持正常的心肌活動,防止肌內痙攣。 同時含有豐富的鐵、鈣和維生素K,可以促進凝血,增加血紅蛋白含量並提高攜氧能力,促進造血等功能。 最宜貧血患者食用。 民間常將莧菜與馬齒莧,一起視為骨折之人和臨產孕婦的最佳食蔬。
3) 減肥
莧菜還是減肥餐桌上的主角,常食可以減肥輕身,促進排毒,防止便秘。
4) 適合青少年食用
莧菜葉裡含有高濃度賴氨酸,可補充穀物氨基酸組成的缺陷,很適宜嬰幼兒和青少年食用,對促進生長發育具有良好的作用,尤對用牛奶、奶粉等代乳品哺餵的嬰兒有益。
5) 補充維生素
莧菜能增加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
6) 清熱解毒
莧菜清熱解毒、收斂止血痢、抗菌、消炎、消腫。 適用於急性腸炎,尿道炎,咽喉炎,婦女子宮頸炎以及癰、癤、毒蛇咬傷。 尤其對細菌性痢疾有卓效。
7) 其它功效
亦可治扁桃體炎、咽喉腫痛、甲狀腺腫大、血吸蟲引起的下肢像皮腫,還能輔助治療宮頸癌、腸癌膿血黏液便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