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思維已經不再局限於互聯網,與當初人類史上的“文藝復興”一樣,這種思維的核心即將開始擴散開去,對整個大時代造成深遠的影響。
以下是根據我所理解的,互聯網思維體系簡單地給大家解釋下:
1) 用戶思維
用戶思維,是指在價值鏈各個環節中都要“以用戶為中心”去考慮問題。 用戶思維顛覆了傳統商業世界的兩大規則:
Ⅰ) 競品研究
Ⅱ) 功能至上主義
2) 簡約思維
互聯網時代,信息氾濫,用戶的耐心越來越不足,所以,必須在短時間內抓住他!
喬布斯打算進入手機領域的時候,只有一個理由:“ 已有的手機都太複雜 ,太難操作了,世界需要一款簡約到極致的手機。 因此,他給設計團隊下達了當時看似無法完成的任務:iPhone手機面板上只需要一個控制鍵。”
3) 極致思維
極致思維,就是把產品、服務和用戶體驗做到極致,超越用戶預期。
那麼什麼叫極致呢?
極致就是“把命都搭上了” 。
4) 迭代思維
“敏捷開發”是互聯網產品開發的典型方法論,是一種以人為核心、迭代、循序漸進的開發方法,允許有所不足,不斷試錯,在持續迭代中完善產品。 這裡面有兩個點,那就是“微” 和“快”。 迭代是循環執行、反复執行的意思,它是顛覆式創新的靈魂。
5) 流量思維
互聯網經濟的核心是流量經濟,有了流量便有了一切。 流量意味著體量,體量意味著分量。 “目光聚集之處,金錢必將追隨”,流量即金錢,流量即入口,流量的價值不必多言。
6) 社會化思維
社會化商業的核心是網,公司面對的客戶以網的形式存在,這將改變企業生產、銷售、營銷等整個形態。
7) 大數據思維
大數據思維,是指對大數據的認識,對企業資產、關鍵競爭要素的理解。
大數據思維帶來三個革新:
Ⅰ) 不是分析隨機樣本,而是分析全體數據
Ⅱ) 不是執迷於數據的精確性,而是執迷於數據的混雜性
Ⅲ) 知道“是什麼”就夠了,沒必要知道“為什麼”
8) 平台思維
互聯網的平台思維就是開放、共享、共贏的思維。 平台模式最有可能成就產業巨頭。 全球最大的100家企業裡,有60家企業的主要收入來自平台商業模式,包括蘋果、谷歌等。 喬布斯要求蘋果團隊永遠不要超過100個人,而且他可以碰任何事。 還有一個顛覆性的績效政策:小米糰隊沒有KPI……平台思維由此可見一斑。
9) 跨界思維
隨著互聯網和新科技的發展,很多產業的邊界變得模糊,互聯網企業的觸角已無孔不入。當互聯網跨界到商業地產,就有了淘寶、天貓等等。由於跨界思維,未來真正會消失的是互聯網企業,因為所有的企業都是互聯網企業了。
例如:“ 零售、圖書、金融、電信、娛樂、交通、媒體等等。”
10) 屌絲思維
屌絲思維是一種從"草根"的角度思考問題和為"草根"用戶服務的態度。
11) 粉絲思維
因為喜歡,所以喜歡,喜歡不需要理由,一旦注入感情因素,有缺陷的產品也會被接受。 所以,未來,沒有粉絲的品牌都會消亡。
12) 服務思維
服務是一個老話題,但它時時都具有新含義。 互聯網賦予服務的新含義是:全天候的每時每刻、無縫隙的網上網下、無分工的全員行動。
13) 爆點思維
再強大的企業,資源也是有限的,也需要在合適的時間和合適的地點,匯聚核心資源,在向上突破的關鍵點上實施定點引爆,這就是爆點。 爆點思維要求帶給用戶超值的預期,讓其尖叫,而不僅是滿意。
14) 社交化思維
SNS、社群經濟、圈子,這是目前互聯網社交化思維發展最典型的三個領域。 如何在產品設計、用戶體驗、市場營銷等經營活動中增加其社會化屬性和社交性功能,對傳統企業擁抱互聯網時代的機遇,是一個重要思路。
15) 產品經理思
工程師、技術人員、銷售明星……這些傳統企業的中流砥柱,全都面臨互聯網時代的挑戰,他們都必須轉變為產品經理,運用產品經理的思維去改造自己習慣的工作模式。
16) 痛點思維
家希望在市場上保持領先的公司,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了解消費者的"痛點",並緩解它們造成的痛苦,將痛點進行分類和組合,這就可能成為產品創新的源泉。
17) 微創新思維
360董事長周鴻禕這樣詮釋微創新:"從用戶體驗的角度,不斷地去做各種微小的改進。可能微小的改進一夜之間沒有效果,但是你堅持做, 每天都改善1%,甚至0.1%,一個季度下來,改善就很大。"
18) 顛覆式創新思維
"顛覆式創新",也叫"破壞式創新",由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在1912年最早提出,1997年,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創新理論大師克萊頓 ·克里斯坦森教授彌補和改進了熊彼特的創新理論。
19) 免費思維
傳統商家的"免費"通常讓消費者覺得"羊毛出在羊身上",而互聯網時代的"免費"卻讓商家能夠做到"羊毛出在狗身上"……"免費" 變"入口","入口"變"現金",這就是免費賺錢的秘訣。
20) 信用思維
電子商務進行到一定階段,就會遇到一座門檻,那就是社會誠信體系。 電子商務是在虛擬的網絡平台中進行的,如果沒有誠信,最後就做不成生意。
21) 整合思維
IBM橫向整合產業鏈成為PC機時代的藍色巨人,蘋果通過縱向整合成為21世紀的創新先鋒。 在新的互聯網時代,團購、眾包、眾籌……都是整合思維下的"蛋"。
22) 開放思維
互聯網精神的本質就是:開放、開放、再開放。
23) 順勢思維
很多人知道可以這麼做,但事到臨頭又沒有做。 因為順勢而為需要勇氣。
24) 連接思維
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區別之一,是後者的連接思維。 通過一部移動終端,隨時隨地連接你想連接的一切。 將一切人、物、錢、服務都連接。
25) 物聯網思維
下一個谷歌、阿里巴巴、騰訊級的偉大公司,一定是產生在物聯網領域。 顧名思義,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 這有兩層意思:其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其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 交換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 物聯網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等通信感知技術,廣泛應用於網絡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後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聯網是互聯網的應用拓展,與其說物聯網是網絡,不如說物聯網是業務和應用。 因此,應用創新是物聯網發展的核心,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創新2.0是物聯網發展的靈魂。
離互聯有多遠
所以說,今天要看一個產業有沒有潛力,就看它離互聯網有多遠;能夠真正用互聯網思維重構的企業,才可能真正贏得未來;互聯網思維在於快速反應、多層聯動;但是專注的還是產品,因為 用戶是以產品來定你的價值,我們必須專注於產品、建設產品精神。
1) 關注用戶
要以用戶痛處為契機;把用戶需求放在第一位。
2) 快速迭代
每週更新,專注很少新功能,小團隊,快動作,敏捷地開發驗證,直到可解決用戶痛處,然後才開始推廣。
3) 數據導向
用互聯網的特性獲取用戶使用軌跡,做 A/BTest 理解用戶需求和選項,從中判斷如何設計產品和排序功能。
4) 清晰定位
知道你的產品的核心需求和功能,兩句話說清楚。 清晰目標用戶是誰,不能太廣。 用定位來挑選功能,避免功能膨脹。
5) 重視細節
產品經理必須是骨灰級玩家,對所有產品瞭如指掌,關注每個細節,在意每一個缺陷。
6) 打破陳規
不要被過去的思維束縛,才能開發出有創意的產品,有時候,一個小小的修改就可能是大大有價值的創意。
7) 追求簡約
不要太複雜,最簡單的解決方案是最好的,要用簡約的界面隱藏複雜的內涵。
8) 整合領域
大部分的創新產品既不是山寨也不是突破式,而是結合不同領域的點子,形成新產品。
9) 洞悉未來
看清楚方向可能就是成功的一半,要對產業有清晰的戰略判斷。
關於互聯網運營
運營技能需要通過大量的工作實踐來掌握,所以本文不討論具體實操性的運營技能,而是從意識思維角度談談有助於運營素養提升的觀點。
1) 價值導向為主,目標導向為輔
很多人經常把目標導向掛在嘴邊,其實我們更應該重視的是價值導向。 深刻認識一件運營工作的價值,才能保證我們的工作有持續的產出,而不會變成簡單應付差事完成任務。 無論是直接的商業收入,還是提高品牌認知,能夠為產品發展為團隊成長帶來好處,都能稱之為價值。
明確項目價值一是可以清晰地找到工作最終產出的結果是什麼,對自己的工作能夠有較好的把握;二是能充分認同自身的工作內容,工作上更加專注和更有激情(沒有價值 的事情自然不會去做)。
目標是項目具體落地時的行動指南,是衡量價值是否實現的重要指標。 明確價值關乎決策做不做,明確目標關乎要做到什麼程度才能實現價值。 先有價值討論,後有目標輸出,沒有價值,就不會存在目標。
價值導向為主,才能真正地促進產品和整個團隊的發展,只有堅守價值法則,當環境發生變化時,我們才能及時地調整目標,而不至於一條道走到黑。 有很多時候,我們走了很遠,卻忘記了當初為什麼要上路。
所以,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先問問自己價值是什麼,再給自己定目標,一旦環境發生變化,當初的目標不再產生價值或者有更好的方案實現價值,那麼要果斷調整目標 ,重新上路。
沿著價值導向為主,目標導向為輔的思路去走,能更好地去思考項目的本源性問題,在關鍵的重大問題中也能做出較為準確的判斷,對於掌握運營工作的大方向 具有較大的幫助。
對所負責工作的框架性認知
框架性認知是一種邏輯思維,運營工作的瑣碎尤其需要這種思維來梳理各個工作模塊之間的邏輯關係,通過搭建宏觀的運營框架,降低工作的複雜度,條理清晰地規劃工作路線, 以提高有效輸出能力。 高效處理工作的人,也必然對工作有著清晰的框架性認知,可以從工作的價值、目標、內容、流程、資源以及關鍵要素等幾個方面進行深入。
工作價值的認知能夠有效提升我們對自身工作的認可度,以及提供原始驅動力,是項目最根本的存在基礎;
工作目標是工作價值的具象化表達,指導我們落實具體的執行方案,產出工作成果;
內容是工作列表清單,為了實現工作目標必要或非必要的處理事項;
流程是每個處理事項要經過的環節,主要體現業務邏輯、具體執行策略以及工作任務的優先級;
資源能夠表明工作需要哪些組織和人員的配合以及局限性,哪些能夠內部獲取,哪些需要外部支援,及時預警項目的風險點。
關鍵要素包括工作中的核心業務流程,任何情況下都必須保證關鍵要素的正常運行,是實現工作目標的必要條件。
框架性認知是對工作的全局掌控,從產品基礎能力搭建,到功能迭代優化,再到商業變現閉環,全局認知和思考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找到產品的戰略發展方向,出現問題也 能及時地進行調整,以便迅速回歸到正常的發展軌道。 培養框架性認知的素養和習慣,對於規範零碎的運營工作大有裨益。
3) 見微知著,以小見大
運營的工作內容是非常寬泛的,而大部分時間我們所接觸的僅僅是其中一小部分,為了不以偏概全,受限於已有的工作認知,以小見大的思維方式顯得尤為 重要。
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 面向產品運營策略的靜態思維,通過局部的業務流程深挖至整個產品的運營模式,明確自身的運營工作處於整個運營模式的哪一個環節,這也是對高階產品運營者的要求。
這個時候思考問題的方向不是單一的業務導向,而是由線到面地考慮對整個產品的影響,會涉及到到不同角色或組織之間的資源配置。 通過自身業務流程的小處著眼,再配合成熟的產品大局觀,更容易拿出讓老闆認可的運營方案。
2) 面向問題處理過程的動態思維,針對運營中的問題,能夠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即使是一個細小數據的波動,也能看出背後潛在的一系列問題,善於對小問題較真。 當然較真也需要有的放矢,抓住主要矛盾,不然瑣碎的事情會佔用大量的時間精力,得不償失。
通過對細節問題的處理,往往是推動產品前進,優化用戶體驗,提昇運營效能的有效方式。 然而大部分的時候,我們的目光都傾向於大刀闊斧的優化改進,置細節於不顧,這是人性使然,因為看起來更容易出成績。 因此,從小處著眼,也需要與人性的弱點做對抗。
值得說明的是隨著運營經驗的增長,以小見大的運營素養會逐漸培養起來,通過工作過程中的刻意練習,也會加快運營技能的提升。
跨界思維和意識
隨著互聯網行業的發展,職業和崗位變得更加多元化,成熟的大型互聯網公司產品,為保證穩定的產品質量和體驗,運營分工往往是極度細化的。 運營工作的後台系統設計、效果數據分析、用戶活動策劃、外部合作拓展、渠道維護等往往都是專人負責。 對運營從業者來說,如果不主動了解掌握多領域的運營知識和技能,很難成長為綜合性的高階運營人才。
與此同時,移動互聯網發展到今天,用戶對產品體驗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運營工作已不再是簡單地整理數據,做活動這麼簡單,還需要配合產品經理一起對產品進行優化,運營 是接觸用戶最多的角色,提出的建議也往往最能反映用戶的真實感受。
因此,跨界思維和意識在如今多變的互聯網環境下顯得尤其重要,對於運營工作來說,包括3個層次:
1) 運營層面的多領域知識掌握,能夠熟悉了解常規的運營套路玩法,包括活動策劃、文案撰寫、數據分析、用戶增長、商業變現等內容,成為橫跨運營全鏈條的綜合體。
2) 產品和技術的涉獵,一個好的運營一定有著良好的產品感,也有著不錯的技術理解基礎。 產品感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找到不同類型產品的運營基本調性,比如工具類、社交類、平台類、電商類等,屬性不同運營的方法套路也完全不同。
技術理解能力強有助於分解數據分析漏斗,根據統計埋點理清業務流程,得出更清晰的數據分析結論,同時對新技術的敏感性也能促進產生一些活動創意。 此外,良好的技術理解能力也能夠幫助我們與技術同學更好地交流,順暢地溝通運營優化方案。
3) 知識體系的跨界,表現出來的是一種知識遷移能力,即將不同學科的知識恰如其分地應用在運營工作中,從而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
舉些例子,如果具備心理學知識,出於對用戶心理的深刻洞察,或許更容易策劃出爆款運營活動;而具有文學歷史方面的素養,能夠幫助我們設計出更加出彩的文案;對金融邏輯 的理解,則能在付費流程設計、商業變現模式方面發揮作用。 以上種種都說明,看似瑣碎的運營工作在多方面都能形成知識體系,而跨界的應用則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保持學習意識和熱情,打造自己的學習方法
互聯網是一個瞬息萬變的行業,風口一個接一個,我們所掌握的內容遠遠跟不上知識更新迭代的速度。 在當今復雜多變的互聯網環境中,很少有“一招鮮,吃遍天”的存在,運營工具和方法論也在不斷地被反複驗證,重新打磨。 時代的變化與演進,要求我們進行知識存儲和思維模式的同步更新,羅胖經常推崇一個觀念叫終身學習,我想這是身處互聯網大潮中每一個從業者都必須考慮的生存法則。
保持學習意識固然重要,打造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更需要我們重視,如今有學習意識的人不在少數,可是完不成既定計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斷調整學習方向的人也比比皆 是。
打造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首先要找到自身的興趣點或者與工作高度相關的內容,比如數據分析、活動策劃、文案撰寫亦或是營銷拓展,這樣我們才能保持高度的專注力;其次是大量的 輸入,包括相關的專業書籍和學習網站,以及實際工作過程中遇到的一些項目;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便是有效地輸出,可以是一篇總結文章,也可以是一次演講分享,又或者是 新項目的實踐與應用。
總之,持續學習是技藝精進的不二法寶,對於運營領域的能力成長來說亦不例外。
學會爭取和拒絕,不當佛系員工
佛系員工的特點是不爭不搶,不悲不喜,說什麼都是好的好的,典型的職場老好人,然而在殘酷的職場競爭中,佛係是非常致命的,無法成為權威,無法突破 自我,無法快速成長,更重要的是無法獲得很高的薪水。 互聯網運營工作本身不具備很高的門檻,如果只沉浸於外部被動的工作內容而沒有自己的思考,很多人會被認為是做著打雜的工作而被邊緣化。
不主動爭取表現,老闆就看不到你的工作產出,做得再多也只是感動了自己,世界是什麼樣還是什麼樣;不懂得拒絕,就沒有辦法集中精力和時間高質量地完成分 內的事情,工作任務完不成,老闆就會給你貼上一個無能的標籤,升職加薪也就遙遙無期。
學會爭取是對工作,對自己負責任的一個表現,面對外部的壓力也會促使我們把工作做得更認真,而不是得過且過。 在職場,沒有謙讓,也不會有人主動發現你的能力,如果不爭取,真的就什麼都得不到。
學會拒絕是一個人成熟的開始,能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工作邊界和工作能力能夠承擔的事情。 面對別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自身時間非常緊張的情況下,果斷進行拒絕是一種豁達和智慧。 同時,在與外部對抗的過程中能夠讓心智變得更加成熟,對於矛盾衝突的解決也會變得更加淡定從容。
所以,若想在運營工作中得到更多的認可和回報,堅持一條原則:不佛系,做自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