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人我是非;自我訓練“ 禪心”


有一個寓言故事,說的是“一隻豬、一隻綿羊和一頭乳牛,被關在同一個畜欄裡。有一次,主人捉住豬,豬大聲號叫,猛烈地抗拒。綿羊和乳牛討厭它 的號叫,惱羞成怒的指責說:“你也太誇張了吧,他常來捉我們,我們並不大呼大叫。” 豬聽了回答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要 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 綿羊和乳牛聽了,都默不做聲了。

這個故事的寓意很深刻,它說明,立場不同、所處環境不同的人,很難了解對方的感受。要明白,這個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因緣和業力。每個人業力不同,成長環境不同,思想不同,面對的困境也是不同,一切都不同。因為你不是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福德因緣,也就是命運。所以,不能以我們的主觀,去評價別人。命運不同,僅此而已。如果你成長在他那樣的環境,也許你也會一樣。

古人講,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句話,沒有站在對方的位置,是不知道對方的處境的。只有你站到他的位置的時候,才知道對方的處境。所以,不要一味的隨意去指責批評,否則會給別人帶來傷害。若我們善於站在別人的位置上看問題,就能從內心深處理解別人,更接近、更符合事實,也容易讓人與人之間多一些慈悲之心,使別人易於接受,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誤會、矛盾就會少很多了。


除此之外,我們因時時觀照自己的“心”


 1) 你我一體的心

要明白人,所以會有紛爭,就是因為「你、我」的關係不協調。 如果將人與人互換立場,彼此將心比心,甚至把「你」和「我」看成是一體的,「你」、「我」的關係是榮辱與共、休戚相關,是同甘共苦、不分彼此的 ,即所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如此就不會有人我的糾紛與不滿了。


 2) 有無一如的心


世間上,有的人凡事求多、求好、求擁有;但也有的人刻意遠離名利,躲到深山裏隱居。 為什麼? 因為他要體會「無」的世界,在「無」的裏面感受無名、無利的逍遙自在。


但是,真正的菩薩道,雖不執著「有」,但也不要太躲避世間上的「有」,而刻意去尋找「無」。我們應該做到即使「擁有」,但不執著,而且能隨緣隨喜的灑脫自在。


 3) 包容一致的心

心,是宇宙,心,是虛空。 世間上,任何東西都包涵在虛空裏,虛空沒有嫌棄渺小者,所以虛空很大。 俗語說:「氣度蓋人,方能容人;氣度蓋世,方能容世:氣度蓋天地,方能容天地。」


我們能夠包容異己的言論、包容不同的國家、包容不同種族的人,如此才能擴大自己的心胸。 一個人如果有開闊的人生觀,必能開展涵容天地的成就。


 4) 普利一切的心

我們對父母孝順,這是天經地義的孝心,對兒女的關心,這也是理所當然的慈心。 但是,我們要更擴大對一切有情的愛,如清朝李毓秀原著,賈存仁改編的《弟子規》所說:「汎愛眾,而行仁」。

能以孝順父母、慈愛兒女的心,來關心天下的一切眾生,如此對眾生的付出自然無慳吝、無計較;能以眾生之樂為樂,以眾生之苦為苦,如此不但能長養心 量,更能提高自己的慈悲心。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